成功到达攻城地并完成攻占需要系统的策略规划和团队协作。铺路是攻城的基础前提,游戏机制限制玩家只能攻击与己方或同盟地块相邻的目标。若目标城池周边无同盟成员领地,需通过交易或协商获取路径权限,或由盟友从就近出生点逐步铺设地块连接。铺路过程中需注意士气管理,长距离行军会导致士气归零,大幅削弱部队战力,因此建议提前在路径旁建立营帐,便于主力部队休整恢复。
攻城前的部队配置需分为主力与器械两支队伍。主力部队负责清除城池守军和驻防部队,要求具备高战力,通常需达到能击败五级资源地的水平;器械部队专攻城墙耐久,优先选择兵种适应性为S或A的武将,即使低星武将也可胜任,因其攻城值仅与兵种属性相关。器械兵移动速度较慢,应提前出发,确保与主力同步抵达。若敌方在线,需调整行军时序,使器械兵在主力接敌15秒后再攻城,避免被针对性打击。
攻城阶段需严格遵循先灭守军,再拆耐久的原则。触发攻城后,同盟成员需集中火力快速消灭守军,否则1小时后守军将恢复。驻城部队清零后,器械兵方可安全输出。耐久拆除阶段,每支器械队每5分钟根据攻城值扣除相应耐久,因此参与人数越多效率越高。注意耐久不会因未及时攻破而立刻回满,但会缓慢恢复,需合理安排进攻节奏。
同盟需统一攻城时间,通过邮件或聊天频道协调行动,避免成员单独触发守军导致资源浪费。攻城值高的器械队应优先集结,同时主力需保留体力应对突发支援。若遇敌方盟友增援,可派遣主力拦截或调整攻城次数,确保器械队生存。利用地形和天气系统也能对攻城效率产生增益,例如雨天可降低敌方箭塔效果。
攻城不仅是实力的检验,更是团队执行力的体现。从铺路到攻坚,每个环节都需精准把控,方能实现兵临城下,一战而定的战略目标。